
400-669-8898
發布者:泓灼會計 來源:泓灼
稅務局是怎么查企業的?稅務局從哪些數據中分析發現涉稅疑點?稅務局檢查中會重點關注哪些指標的變動情況?
01 從納稅申報表數據比對來分析涉稅風險
納稅申報數據是企業對外報送的資料,數據相對真實與公允,通過納稅申報數據的比對以及與財務報表數據的比對分析可以窺探出企業存在的一些涉稅風險。
舉例來說:
(1)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營業收入額與增值納稅申報表銷售額的比對
企業所得稅中營業收入小于增值稅銷售額的部分超過10%,可能存在少記、漏記收入、延遲確認收入的可能性。
(2)企業所得稅申報表中工資薪金的申報數據與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數據比對
如果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支小于企業所得稅申報表中計入成本的職工薪酬,就要警惕企業是否有虛列工資薪金的可能性。
(3)企業所得稅申報表申報數據與增值稅、房產稅、印花稅等稅種比對
比如,企業所得稅申報數據中“其他收益”科目存在發生額,該金額來源于個人所得稅手續費返還及加計抵減的稅額。個人所得稅手續費返還適用現代服務業-商業輔助服務-經紀代理服務稅率6%。企業增值稅申報表沒有按照經紀代理服務6%稅率申報的稅額,該企業很可能存在少繳稅款的情況。
企業所得稅申報表《資產折舊、攤銷及納稅調整明細表》中房屋、建筑物的原值均存在數據,如果企業房產稅納稅申報表中卻沒有申報數據,該企業很可能存在少繳房產稅的情況。
企業所得稅申報數據中“投資性房地產”科目存在金額,經了解該金額為出租的房產,一般情況下,企業有投資性房地產,就需要按照租金從租計征房產稅,如果企業沒有申報房產稅的記錄,可能存在漏報房產稅的情形。
還有,企業所得稅申報數據中“長期股權投資”的變動額與印花稅申報表中“產權轉移書據”的申報記錄比對。如果“長期股權投資”科目存在變動額,但印花稅申報表中“產權轉移書據”的印花稅沒有申報數據,可能存在漏報印花稅的情形。
02 從財務報表數據初識涉稅疑點
財務報表是反映核算單位在一定時期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1)貨幣資金期末余額較大
貨幣資金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與其他貨幣資金。
舉例來說,庫存現金期末余額較大,經盤點核實主要原因是存在“白條抵庫”現象,如未取得發票的費用支出。
涉稅風險:
企業發生“白條抵庫”中的成本費用支出,由于無法取得真實、有效、合法的稅前扣除憑證,將無法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2)其他應收款期末余額較大
舉例來說,其他應收款期末余額較大,主要原因是存在投資者向企業的借款。
涉稅風險:
投資者向企業借款且借款年度終了后未歸還借款的,視為企業對個人投資者的紅利分配,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劃重點:企業是否履行了代扣代繳個稅的義務。
(3)其他應付款期末余額較大
舉例來說,其他應付款期末余額較大,主要原因是存在企業從股東處借款的情形。
涉稅風險:
公司發生的經營性借款利息支出稅前扣除需取得發票、滿足關聯借款的債資比(金融企業5:1,非金融企業2:1)要求,利率水平不高于同期同類銀行貸款利率等,另外還需要考慮股東出資是否繳足等特殊情形。
凡企業投資者在規定期限內未繳足其應繳資本額的,該企業對外借款所發生的利息,相當于投資者實繳資本額與在規定期限內應繳資本額的差額應計付的利息,其不屬于企業合理的支出,應由企業投資者負擔,不得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個人取得的利息收入需要按“股息、利息、紅利所得”依20%稅率納稅。單位在支付個人借款利息時,應按稅法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款。
劃重點:
1.企業所得稅借款利息稅前扣除是否超過了債資比及利率水平的要求;
2.投資者在規定期限內未繳足其應繳資本額的,該企業對外借款所發生的利息,相當于投資者實繳資本額與在規定期限內應繳資本額的差額應計付的利息,是否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了。
3.企業是否履行了代扣代繳個稅的義務。
(4)營業收入與存貨的比對
正常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期末存貨-當期累計收入)/當期累計收入≥50%,可能存在存貨不真實,銷售貨物后未結轉收入等問題。
劃重點:營業收入與存貨的比對異常,可能存在存貨賬實不符,隱瞞收入的風險。
03 常見的風險指標
納稅評估常用指標如表所示
指標類型 | 具體內容 | |
通用指標 | 收入類 | 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 |
成本類 | 單位產成品原材料耗用率 | |
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 | ||
費用類 | 主營業務費用變動率 | |
營業(管理、財務)費用變動率 | ||
成本費用率 | ||
成本費用利潤率 | ||
稅前列支費用評估分析指標 | ||
利潤類 | 主營業務利潤變動率 | |
其他業務利潤變動率 | ||
稅前彌補虧損扣除限額 | ||
營業外收支增減額 | ||
資產類 | 凈資產收益率 | |
總資產周轉率 | ||
存貨周轉率 | ||
應收(付)賬款變動率 | ||
固定資產綜合折舊率 | ||
資產負債率 | ||
指標配比分析 | 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與主營業務利潤變動率配比分析 | |
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與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配比分析 | ||
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與主營業務費用變動率配比分析 | ||
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與主營業務利潤變動率配比分析 | ||
資產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銷售利潤率配比分析 | ||
存貨變動率、資產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配比分析 | ||
分稅種特定分析指標 | 增值稅評估分析指標 | 增值稅稅收負擔率 |
工(商)業增加值分析指標 | ||
進項稅金控制額 | ||
投入產出評估分析指標 | ||
內資企業所得稅 | 所得稅稅收負擔率 | |
主營業務利潤稅收負擔率 | ||
應納稅所得額變動率 | ||
所得稅貢獻率 | ||
所得稅貢獻變動率 | ||
所得稅負擔變動率 | ||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 | 所得稅稅收負擔率 | |
應納稅所得額變動率 | ||
資本金到位額 | ||
境外應補所得稅發生額 | ||
生產性企業兼營生產性和非生產性經營收入劃分額 | ||
借款利息 | ||
出口銷售毛利率 | ||
資產(財產)轉讓利潤率 | ||
關聯出口銷售比例 | ||
關聯采購比率 | ||
無形資產關聯交易額 | ||
融通資金關聯交易額 | ||
關聯勞務交易額 | ||
關聯銷售比率 | ||
關聯采購變動率 | ||
關聯銷售變動率 | ||
印花稅評估分析指標 | 印花稅稅負變動系數 | |
印花稅同步增長系數 | ||
綜合審核分析 | ||
資源稅評估分析指標 | 資源稅稅負變動系數 | |
資源稅同步增長系數 | ||
綜合審核分析 |
企業可以利用上述指標對企業自身經營情況進行自查,如有指標異常的情形,檢查是否存在正常理由導致該指標異常,若由于非正常原因造成,則應查明原因及時改正。
04 風險指標的變動分析與涉稅風險分析
1.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營業成本/〔(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100%
存貨周轉率是指一定時期內企業營業成本與存貨平均資金占用額的比率,是衡量和評價企業購入存貨、投入生產、銷售收回等各環節管理效率的綜合性指標。存貨周轉率越高,表明企業存貨變現能力越強,存貨及占用在存貨上的資金周轉速度越快。
存貨周轉率與企業以前年度數據或同行業指標數據比較,如果出現加快的現象,說明企業銷售能力有所增長或增強。通過對存貨周轉情況的分析,可大體判斷企業應納稅額的增長情況,但如果企業應納稅額卻出現了減少或增長幅度偏低,則可能存在隱瞞收入或虛增成本的現象。
2.固定資產綜合折舊率
固定資產綜合折舊率=固定資產折舊/固定資產原值
固定資產綜合折舊變動率=(本期綜合折舊率-基期綜合折舊率)/基期綜合折舊率×100%
企業購進的固定資產除符合稅法規定的特殊情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準予稅前扣除。通過對固定資產綜合折舊率與上年同期的比較分析,看增加幅度是否異常。如果增加幅度較大,企業可能存在稅前多列支固定資產折舊額或隨意調整固定資產折舊年限。通過檢查企業的固定資產綜合折舊變動率,可以發現是否存在在違規計提折舊,虛增成本的問題。
3.增值稅稅負率(簡稱稅負率)
增值稅稅負率=本期應納稅額÷本期應稅主營業務收入×100%
稅負率是用于衡量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實際稅收負擔的大小。在名義稅率和稅收政策一定情況下,實際稅負過低,則有可能存在偷漏稅問題;通過對增值稅稅負率與上年同期或同行業指標數據比較分析,如果出現稅負率大幅下降的情況,企業有可能存在擴大了進項抵扣范圍、違規加計抵扣進項稅額,不按規定申報抵扣、銷項稅額計算錯誤、賬外經營、瞞報等問題。
4.所得稅稅負率
所得稅稅負率=當期實際應納企業所得稅/當期應稅銷售收入×100%
所得稅稅負率為年度交納的所得稅稅額占該企業銷售額的百分比,該指具有一定的行業、地區、時間差異,如果所得稅稅負率低于當地同行業同期稅負率,企業可能存在不計或少計銷售收入、多列成本費用、擴大稅前扣除范圍等問題,通過對該指標的評估分析,可發現企業是否存在不計或少計收入、多列成本費用等問題。
5.營業收入成本率
營業收入成本率=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
營業收入成本率衡量的是營業收入中主營業務成本占比例多少,主營業務成本是指公司生產和銷售與主營業務有關的產品或服務所必須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資)和固定資產折舊等。該項指標越低,說明營業過程中的成本支出越小,獲利水平越高。
通過對營業收入成本率與上年同期或同行業指標數據比較分析,若營業收入成本率明顯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可能存在虛列成本、不記、少記收入的情形。
6.營業收入費用率
營業收入費用率=本期期間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本期主營業務收入。
營業收入費用率是指從事營業活動所需花費的各項費用在營業收入中的比重。該項指標越低,說明營業過程中的費用支出越小,獲利水平越高。通過對營業收入費用率與上年同期或同行業指標數據比較分析,若營業收入費用率明顯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可能存在多提、多攤相關費用,或者不記、少記收入的情形。
相關閱讀
為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決策部署,更加便利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及時了解適用稅費優惠政策,稅務總局針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
2022-07-25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支持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發展,國家稅務總局和財政部近日聯合發布《國家稅務總局 財政部關于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繼續延...
2022-09-21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以下稱全電發票)是與紙質發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全新發票,不以紙質形式存在、不用介質支撐、無須申請領用、發票驗舊及申請增版增量。紙...
2022-09-05熱門搜索
熱門文章
2021-07-16
閱讀200次2021-07-01
閱讀200次2021-09-10
閱讀199次2021-06-30
閱讀199次2020-11-18
閱讀199次2020-10-22
閱讀199次2021-06-22
閱讀198次最新資訊
辦理業務是我們服務的開始
讓您無憂才是我們的宗旨!想找一位資深財稅專家
為公司財稅量身制定方案?